努力成为国内非调质钢生产企业中的领跑者
日前,苏州市科技局认定了5家企业院士工作站,苏钢集团申报的苏信特钢技术中心榜上有名。记者从苏钢集团获悉,该中心正在致力于专业开发、生产、应用素有“绿色钢材”之称的非调质钢,到2015年底,苏钢生产的汽车用钢中,非调质钢的占比将从现在的20%升至60%,并有望成为国内首家将非调质钢应用于汽车转向节的钢铁企业。
“非调质钢是钢材中的绿色钢材,苏钢走的这条转型升级之路,完全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战略发展的大方向。”苏钢集团副总裁程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非调质钢是指通过微合金化、控制轧制、控制冷却等强韧化方法,在取消调质处理后仍可达到调质钢力学性能的一类钢材,“简单地说,非调质钢的生产不需要传统的热处理过程,省去了热处理设备,简化了生产工艺,制造成本比调质钢降低了25%—28%,同时还降低了能耗,每使用一吨非调质钢,大约可节省300公斤标煤,因此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程勇介绍道。
作为苏州地区的骨干国有企业,近年来苏钢集团不断提档升级,走上了一条专业化、特色化的特钢发展之路,年产特钢100-120万吨,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拥有26项核心专利。为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公司这两年致力于打造“非调质钢”研发、生产基地,并积极参与中国汽车用“非调质钢”标准的制订。去年公司先后承办了PSA首届新材料研讨会和中国非调质钢学术年会,请来专家、学者研讨中国绿色钢材的发展,公司在非调质钢设计制造技术方面的成就受到了业内肯定。而为了做到行业领先,加快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企业创新人才队伍,今年2月17日,在经过多次接触洽谈后,苏钢集团又与中国工程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陈蕴博院士正式签订了院士合作协议。陈院士是国内知名金属材料专家,以他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多年来对非调质钢技术进行深入开发和研制,获得发明专利两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在非调质钢的运用推广上有着丰富的经验。
根据协议约定,陈院士和他的团队将帮助苏钢开展非调质钢的工艺技术研究、工艺装备改进、市场开拓等工作,特别是在非调质钢汽车重卡方面的应用开发,到2015年底,实现中大规格锻造用非调质钢在下游用户的批量生产,使苏钢非调质钢的占比从现在的20%提升至60%,并实现国内汽车转向节运用非调质钢的“零突破”。
“按照目前的合作进度,明年苏钢在非调质钢产品上的开发运用将得到阶段性突破。”程勇告诉记者,目前国内非调质钢应用数量和品种与国外比还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汽车等工业应用非调质钢制件功能和轻量化的要求,在推广应用方面也不尽如人意,目前国内非调质钢在汽车上的应用只占到1/10。“院士工作站解决的就是这两个问题,我们将依托专家的技术和资源,努力成为国内非调质钢生产企业中的领跑者,实现生产工艺上的‘绿色制造’和生产产品上的‘制造绿色’。”程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