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的“德育”
金融危机让企业迅速进入冬天,更有一批批企业顷刻间倒闭。企业骤然陷入困境,很多习惯了呼风唤雨的企业家顿时变得束手无策,甚至一“走”了之,撒手人寰,但绝大多数企业家都在积极寻找过冬对策。
笔者认为,学生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企业家也迫切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当前企业家需要在“智”和“劳”的基础上,尽早接受德育、体育、美育这三方面的“基础教育”,以此来综合提升自身素质,保障企业高效平稳过冬。首先,品德高尚的企业家才能使企业走得更远,企业家要重新接受“德育”。
比如,前段时间与朋友一同观看了名为《白银帝国》的电影,观后觉得晋商的“诚信”在此片中给笔者留下印象最深。比如在电影的最后,康三爷(郭富城饰)为了偿还老百姓的小额存银,与张铁林饰演的父亲发生了冲突。父亲坚决不同意拿出地窖里的白银,而康三爷认为只要有了信用钱还可以赚回来,失去了信用再多的钱也会失去。在他的一再坚持下,父亲同意其拿出存在地窖里的银两。随白银出窖的还有祖训,“诚信”精神,这是晋商最核心的价值观与道德信仰。
的确,面对金融危机,每一个迷失的集体与个体都在进行新的思考与探索,而以晋商为主角的《白银帝国》则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答案。于是,中国味十足的《白银帝国》又多了一个新功效,该片甚至被称为“一本教你如何化解金融危机对人的威胁的‘教科书’”。金融危机下的契约与道德“贪婪是好的”让华尔街陷入危机——那么,此次《白银帝国》导演姚树华有感而发,决定拍摄一部讲述“金融道德”的影片。不仅向全世界诠释了晋商纵横中国500年的“商业霸主文化”,也向金融界传达了晋商自成体系的金融监管制度、经营哲学和商道伦理。
无论是商业制度还是商业道德,晋商都是全球商界的楷模。我认为,尽管晋商的制度设计远不如现代商业社会的各种政策、法规以及不同层次的规章制度完善,但晋商却在“诚信仁义”的基础上,通过“号规”等内部制度和行会纪律对从业者进行有效的约束。
《白银帝国》作为一部影片,无法也不可能承担起拯救全球金融体系的重任,但是,这部电影至少可以作为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看出一些问题,让我们时刻警醒自己。电影中有救亡、有启蒙,而我们更多的是要全面反思和审视晋商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谭小芳老师由于培训、内训,去过不少企业,诚信integrity、与敬业、务实、创新等都是作为企业精神来宣传,大大的几个字写在公司的宣传栏里,在公司高管那里脱口而出。谭小芳则认为:诚信,说起来容易,真正能做到诚信少,长期能做到的更少。
谭小芳就曾遇到过一个旅行社老总,口口声声要做大品牌,大量的资金用在广告上,知名度在当地可谓家喻户晓,可一旦团队质量出现问题要求解决时,该社从上到下总是百般推脱。这样的企业,你还指望他创造“诚信”品牌吗?
汉字中的“诚”由“言”和“成”两字构成,核心意义应是言而有成,不说空话,说到什么份上就做到什么份上。“信”字“人”、“言”两字构成,一个人如果说话不算数,就没有信用,故人言立信,一诺千金,说到做到是至关紧要的——企业也是如此!
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
谭小芳认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胡庆余堂或逢灾年荒年,也会施药赈灾,但是平时价格是比较贵的。他卖药贵,是有言在先的,边上写着"童叟无欺不二价"。
不二价,意思就是不讲价。不讲价的意思,并不是你有病你总得吃药,趁你着急上火捞你一把,而是,童叟无欺。无欺,就是诚信。这里的药,保证是地道的、品质好,所以贵一点,而且不讲价。
笔者还听说,北大某高才生,在广州郊区承包养猪,专门用土法喂养,全程用无公害饲料,现在一般养猪3个月出栏,他的猪要10个月才出栏。但是,猪肉不二价。别人每斤10元,他卖25元。试想,3个月催肥的猪,不知道喂了些什么东西,你敢吃吗?
历史发展到今天,诚信不但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规则之一,而且还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根本要求。做人要讲究诚信,古今中外,皆出一理。《中庸》说:“诚者,人之道也。”《增广贤文》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布鲁诺把诚信,列为人生众美德之首。
既然诚信对于企业发展如此重要,那么作为职场中的一员,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诚信的员工、企业家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能够正确对待利益问题,善于摆正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位置。
其次,要开阔自己的胸襟,培养高尚的人格。
最后,要树立进取精神和事业意识。
影片落幕——谭小芳还在不住地感叹:并不是所有的危机都能用钱化解!道德才是重整商业秩序的主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