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存量资产的优胜劣汰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5月末M2同比增长13.4%,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略高于全年13%的目标。这反映最近决策层采取的定向降准、扩大财政支出及简政放权等政策,在刺激民间投资、降低中长端利率和助力经济稳增长等方面已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考虑到中国制造业与重工业面临产能过剩,及新建基础设施利用率越来越低等,目前决策层主要是通过微刺激、简政放权和减免税费等政策组合,探寻宏调新生态。 当前决策层已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私人投资遇到的问题,除了单纯的审批、流程等困难,而是投资空间及预期问题。因此,目前决策层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改革、PPP试点和打破垄断等改革,旨在激活经济内生活力,改善私人部门投资渠道逼仄等问题。如当前文化产业及其他高端服务业就有很大市场,随着不断深化的改革放松这些领域的市场准入,将为私人资本的进入提供广泛的空间,进而为稳增长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就目前而言,短期内稳增长还有依赖政府的投资,因为尽管政府投资只能是暂时对冲经济下降的压力,但随着相关领域改革的深化,公私合作投资模式的扩大试点,政府投资将能带动私人资本的进入,进而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可见,当前中国以微刺激赢得结构调整的空间和时间虽有难度,但也是可能和可行的。当然,这需要把握好政策尺度,坚决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避免一些地方与企业坚持扩大借款或债务展期,从而制造更多僵尸企业。
因此,在微刺激的同时,要加强存量资产的优胜劣汰,将一部分过剩产能淘汰出局,推动旧桃换新符,以提高经济内生增长质量。毕竟,广泛存在的过剩产能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淘汰,会造成全行业性的亏损局面,甚至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他们在比拼谁能在信贷支持下活得更久,而不是通过市场决定胜负。他们的生存竞争成为持续加杠杆的过程,这导致了中国货币环境虽然宽松,但融资成本依然过高。而那些高喊融资贵、融资难的企业,有不少是来自没有利润、甚至亏损的过剩行业。
以钢铁行业为例,接下来要对那些已资不抵债、无法产生有效经营活动现金流的企业,加强破产清算和并购重组,并激励地方政府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推动跨地区破产重组,避免在狭隘的地方利益保护下,一些本应破产清算的企业得以苟延残喘。
目前部分人士认为房价不能跌、亏损企业不能倒闭,理由是这会暴露风险敞口,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鉴于中国经济面临愈发突出的结构问题,因此要正视和解决这个问题,让存量资产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优胜劣汰下得到净化,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大量无法产生现金流的企业继续举债苦渡生存危机,有效清理经济金融体系中内生的风险,同时主动促使房价理性回归,才能减轻经济运行成本,提高投资边际收益率,为调结构、促改革等赢取时间和空间,缓解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显然,这是决策层旨在努力的方向。